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4章 有被可爱到 家 (第2/2页)
。
??碰上赶集的时候,经常会挤得满满当当的。
??座椅是布艺填充海绵形式的,不过坐上去谈不上有舒适度。
??整体的体验也不是很好,没有空调,窗户不一定能好使。
??所以一般是夏天热,冬天冷。
??因为路况和车体悬挂避震不太好的缘故,乘坐时的颠簸度非常高。
??但,直到2020年,类似于这样的中巴车依旧是棠梨镇上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,因为出租车这样的业务发展不起来。
??方年跟李安南运气不错,上车后不久车辆就启动离开了。
??“到哪?”
??“花家。”
??“2块5。”
??“……”
??乡道上,车辆的行驶速度都不快,大约在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左右。
??即便如此,不到十分钟,李安南就到了。
??“我先走了。”
??李安南下车后再数分钟,方年也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花家集市街。
??说是集市,其实就是一条双向主道横穿而过,两旁有连成一片的房屋,于是发展成了集市。
??一开始怎么发展成这样的,方年也说不清,因为没人关心。
??反正有记忆以来就一直是这样。
??大夏天,即便是集市也人烟稀少。
??多在屋内吹风扇纳凉。
??下车后,方年前后观望,空荡荡的,连摆摊的都没有,更别说在记忆中拉客的小面包。
??不过方年没着急用11路回家。
??他记得自己兜里尚有一直备份的20元。
??也记得棠梨等地一直有摩托出租的业务。
??果然很快在集市上找到了这项业务。
??跟司机交谈了两句。
??司机回答:“要10元喔。”
??“行咧。”
??接着摩托车轰轰启动,方年爬上去呼啸启程。
??“还好有备份,这就用上了。”
??要不是备份了20元,就算记起有摩托出租,方年依旧只好靠11路回去。
??仅九分钟后,方年便到了所属的村民组:茅坝村民组。
??再爬了个上坡,便看到了自己家。
??从08年到2020年,家乡的变化都不大,大多都是熟悉的模样。
??除了在大约13年左右,村民组内部的一条不足两公里的道路完成了硬化以外,几乎也没什么变化。
??方年很快沿着泥土地走回了自己家。
??从邻居家门口前走过,打了声招呼,越过一小片生长了竹子的土堆,就到了家北侧。
??方年顿住脚步。
??看着视线范围内的两层六弄房屋,是在他三岁时同伯父家共同盖好的房屋。
??以大厅为分隔,南侧是伯父家,北侧是方年家。
??大厅共用,内设神台,供奉已逝祖亲牌位,有用于祭祀的桌台,日常不用,只有在逢年过节等会使用。
??经历了十三年多的风雨,本世纪初在茅坝还算时兴的瓷砖小楼,墙体上的白色长条瓷砖已有脱落。
??整栋楼内外都有风雨斑驳过的痕迹。
??在小楼北侧完全被竹林林荫的地方,有一弄在南方乡下常见的杂屋,用于饲养鸡鸭鹅猪等家禽。
??以及里侧的厕所——挖个坑架上木板就算完事的老式茅坑。
??方年目光略过,大约七八年后,杂屋和小竹林在挖掘机的作用下消失在历史中。
??属于方年家那侧的小楼被切割掉一弄,整理出来的土地上新盖了一栋乡村小别墅。
??比起现在的样子,方年记忆中更清晰的是小别墅的模样。
??看着杂草丛生、乱石遍地的一小片空地,以及还存在着的杂屋与竹林,有一种恍惚如隔世的意味酝酿在方年心里。
??这时,一道声音从那头的大厅外台阶上传了过来:“方年,回来了呀。”
FF
X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