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嫡长子_第14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49节 (第3/3页)

成例,只需按律处罚即可。”

    ??皇帝关心的其实是刘大夏。

    ??但太子说的是浙江的那些官员。

    ??其实,乾清宫的这暖阁里,又有几个是预计到太子的心思的?所以此话一出,众人都有些诧异。

    ??君君臣臣、君子小人的这套把戏,他是真的没兴趣。

    ??皇帝追问:“朕,是说刘大夏之事。”

    ??“刘尚书如何处置,儿臣没有意见。儿臣原本就是来向父皇禀告浙江窝案一事的。”

    ??刘大夏此时顿悟开来,

    ??东宫竟压根就没将他放在眼中。

    ??不过话说回来,什么叫依律?处置贪墨官员的祖宗成例又是什么?

    ??为什么犯罪事实查清,

    ??太子的建议却并未得到一众官员的赞同?

    ??原因就是这个所谓成例就是朱元璋定下的,老朱这个人处理贪官那是史上独一档,

    ??大明律——凡官员受贿超过60两银子,直接斩首。

    ??换句话说,这次从李俨才到徐若钦,太子的要求是全都拉出去咔嚓了。

    ??弘治皇帝登基至今,就没办过这样的大案。

    ??甚至于从永乐起到现在,就没办过这样的大案。

    ??其实我们要纠正一个概念,就是贪污受贿这个罪,在古代并不严重,不是说它造成的后果和带来的影响不严重,而是因为那会儿人本来就是有差别的。

    ??在古代,人就是有尊卑等级的,我是贵族、你是平民,甚至还有贱民,我们就是不平等的,我吃好的、你吃差的,这是应当的。

    ??甚至不少英明的皇帝还喜欢用贪官或者也可以忍受贪官。

    ??有的时候皇帝还特别希望一些武官贪污一些。

    ??在皇帝的概念里,他富有四海,天下都是他的,多取一点给某个他喜欢的人或者为了达成某一种政治目的,这又怎么样呢?

    ??而且儒家大臣也长期宣传一种叫‘宽刑罚’的治国价值观。

    ??它经常和‘劝农桑’、‘兴教化’这种治国之策放在一起说。

    ??尤其秦二世而亡,秦法的严苛也一直是被拿来教育皇帝的反面例子。实际上,秦法严苛,还造就了秦统一六国呢。

    ??反正历代大臣是不喜欢严刑峻法的,理由很简单,

    ??刑罚一严,谁最难受?自然是大臣。

    ??所以像雍正这样的皇帝名声就不好。

    ??而康熙皇帝是受儒学影响极深的,他到晚年开始怠政,且一味以宽仁为主,导致康熙末年的官场极度腐败。

    ??弘治对于官员的宽仁也是出了名的。

    ??有此作为背景,

    ??其实就可以理解,朱厚照所说的处置浙江案的办法,并不为此时的皇帝、大臣们所接受。

    ??因而他一出口说必须依律惩治,

    ??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是三个字:太重了。

    ??造反杀头、抗旨杀头、欺君杀头,当了官,已经是剥削阶级了,行使一点剥削权力,这也要杀头?

    ??刘大夏也没想到,太子竟有如此狠绝之心。

    ??其实这件事低调处理对他还好些,那么多人全杀了,肯定是全国震动,那么他刘大夏此次在这里出的丑,也就人尽皆知了……

    ??就是不知道这个方面,是不是也是太子故意的。

    ??另外一边,李东阳马上说道:“殿下,若此案如此办理,怕是会引起太多非议,天下官员都会风声鹤唳,他们会想,太子是不是要恢复太祖时的做法,浙江是不是只是个开始?如此人心惶惶,恐于国事无益啊!”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